伊頓公學(Eton College),創(chuàng)辦于1440年,位于距倫敦20英里的溫莎小鎮(zhèn),地處白金漢郡泰晤士河河畔,與溫莎宮隔岸相望,伊頓公學是一座古老的學府。
伊頓以“精英搖籃”、“紳士文化”聞名世界,也素以軍事化的嚴格管理著稱,學生成績大都優(yōu)異,是英國王室、政界、經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。伊頓也用為中學統(tǒng)考編寫的教材,但他們只用一半時間就教完了。余下的一半時間,由系主任自己選擇增添其他教材。每年9月開學時,各系主任已制訂好獨特而細致的教學計劃,發(fā)給每個老師和學生,學生還可以在計劃之外再選學更多的知識。因此,伊頓學生除了參加統(tǒng)考外,還多一項“伊頓考核”,每年12月進行。
考入伊頓的學生基本都相當出色,但不等于每個學生的天分、特長、愛好都一樣。“分班制”就是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。它與籠統(tǒng)的快慢班不同,一個學生不是被籠統(tǒng)地歸在快或慢的班里,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級里。如進入1班的學生,即證明他在該科目上已經有了相當強的天分和能力,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機會。而14班則相反,證明學生在該項目上天賦和能力較弱,缺乏自學能力。老師就要加倍細致、耐心,有時要單獨個別輔導。對學生而言,不會因為被劃入“低班”而自暴自棄。因為一個學生這科在14班,另一科可能在1班,其間的差異,顯示出自己的優(yōu)勢,同時產生的是“向自己看齊”,讓自己“全面優(yōu)”的動力。
學校的宿舍是學生們的新家,每座宿舍樓是一個集體,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約50多人,除了上課之外,起居、餐廳、體育、娛樂活動都以宿舍樓為單位。